解剖科学进展

颅脑的影像解剖与常见变异

 


头颅

颅外软组织

皮肤

浅筋膜

帽状腱膜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颅骨外骨膜


颅腔

封闭的有限空间

颅底

颅腔与躯干骨的联结

神经和血管孔道

硬脑膜

脑膜的最外层,覆盖颅骨内板和颅底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密相连

最主要的两个折叠

大脑镰

小脑幕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保护脑组织


脑实质

端脑:

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间脑:

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

脑干:

中脑、脑桥、延髓

小脑


主要解剖标志:

中央沟

脑凸面中部最深的脑沟,分隔额、顶叶

有一条(中央后沟)或两条(中央前、后沟)脑沟伴行

中央前回 宽而厚 躯体运动中枢

中央后回 窄而薄 躯体感觉中枢

顶枕沟

大脑半球内侧,胼胝体后方最深的脑沟

顶、枕叶在内侧面的分界

距状裂

顶枕沟后方,上下方视觉皮质区


外侧裂

额、顶、颞、岛叶的分界

横断面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叶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垂直部呈前后走行,位于岛叶与颞叶之间

冠状面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上为额叶,下为颞叶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内侧为岛叶

半球纵裂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脑的正常解剖:

额叶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顶叶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颞叶

外侧裂下方

枕叶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岛叶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在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环绕扣带回、海马旁回及钩,合称边缘叶

中央前、后回延伸至半球内侧面的部分称中央旁小叶

半卵圆中心

大脑半球中心卵圆形白质区,由联络各脑部的有髓鞘纤维组成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半球的各皮质区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半球相应皮质区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的各级中枢



胼胝体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体嘴、膝部、体部、压部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额钳 胼胝体膝部纤维弯向前,连接两半球额叶皮质

枕钳 胝体压部纤维弯向后,连接两半球颞叶、枕叶皮质

枕钳较额钳更大更分散


胼胝体发育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压部进行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胼胝体发育不良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往膝部和/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侧脑室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角区


侧脑室

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央部,向前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向后经三角区弯向下角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和自三角区向后突的后角内无脉络丛



侧脑室

侧脑室下角向后延为后角,内有纵行隆起的皮质称禽距(为距状裂前部的皮质陷入而成)

侧脑室下角向后延为后角,后角外侧壁紧贴室腔的一层白质是由胼胝体压部纤维构成,称为毯,紧邻其外侧为视辐射纤维;后角内侧壁有纵行隆起的皮质称禽距,为距状裂前部的皮质陷入而成

透明隔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隔板两外侧为侧脑室体部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隔间腔


透明隔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的位置有关。穹隆为后置位时,透明隔最大;穹隆为前置位时,透明隔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