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科学进展

干货:深入解剖历代龙泉窑鉴定必备特征,藏家

 

写文章蛮辛苦的。最难的就是找资料。本着对大家负责任的态度,老陈找来的资料都是保真的博物馆藏品或者海内外大拍卖行成交的可靠器物。资料来之不易,真心喜欢瓷器的朋友最好收藏起来以供学习。

看我文章的,绝大多数都是收藏家,剩下的几乎都是收藏爱好者。当然,其中以玩瓷器的居多。其实玩收藏,玩的就是眼力和阅历,玩的就是先见之明。玩收藏,在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之外,不可避免的就是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

常见很多收藏家抱怨,为啥人家的东西一上拍卖行就有人抢,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万,有的还过亿,而咱的东西怎么卖都没人要。其实,这个原因很复杂,除了手上的东西真伪以外,等级,品相,是否热门都很重要。再有,你愿不愿意为它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也很重要。

目前而言,龙泉窑的学术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有的学者甚至已经开始对龙泉产品进行窑口分析和器型年代分析,就部分器物的具体细节的细微区别和烧制年代,窑口进行排队类比。这样得出的结果自然会越来越精确。但是,民间收藏龙泉窑的认知还处在比较低端的水平上。绝大多数收藏者停留在旧器的旧气上,而错失了很多龙泉精品。

拿我们最常见的龙泉窑为例。都是龙泉窑,有北宋,南宋,元,明之分。清初的就算了。这个龙泉窑以釉色著称,最美的是梅子青,其次是粉青色,色差一等,价差十倍。完全可以用翡翠行的这句话来说明南宋龙泉窑精品的等级和价格。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口之一。由于产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县,故被称为龙泉窑。早在南宋时期的文献《坦斋笔衡》中就有“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的记载。其窑址在庆元,龙泉,云和,丽水四县极多。龙泉最初仿瓯窑,开创于唐代,北宋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

南宋时由于宋室南迁,发展海外贸易,龙泉窑大盛。元代,由于元朝重视海外贸易,龙泉窑继续兴旺,唯产品不如南宋精美。一般来说一宋抵十明,元代精品的价值在宋明之间。但近年来以明初处州官窑为名的明龙泉官窑异军突起,价格直逼宋龙泉。目前来看,有炒作的嫌疑。作为古器物收藏和鉴赏家不可不察。

老陈发现最近市场有不少赝品在古玩市场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即使有些藏友经验丰富,难免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很多藏家最近都问到老陈真品鉴定该从哪些细节去入手呢?老陈我认为藏品的鉴赏,绝非某些人所说的凭感觉看新老,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老陈我自身是一位业内资深古玩经纪人,经常穿梭于各大拍卖行和博物馆,曾亲自策划过许多大型拍卖活动。目前老陈任职于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若你手上有珍品瓷器困于出手,有缘者可与老陈沟通壹捌伍,伍玖贰叁,贰贰壹捌无任何前期费用。其它勿扰!由于本身对收藏的喜爱,老陈曾与业界多位教授实践探讨过关于粉彩鉴定中的问题,特作此文,自己所要写的这些,主要是提高大家对粉彩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才能鉴别真伪。下面老陈分享几点自身常用的一些鉴定技巧。

1:胎色

胎色一般呈灰或淡灰色,釉较薄,釉色青中带黄。这是由于当时使用的是石灰釉,所以高温粘度较低,易流釉,釉面光泽感强。由于当时窑工们对还原气氛的控制技术还掌握不好,使釉面普遍出现泛黄现象。

2:胎釉

龙泉窑的釉和胎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成分及相应的烧造工艺。龙泉窑不同时代胎色的呈色、质地的疏略和细腻、釉的色泽和质地,都不尽相同。对粉青、梅子青釉的仿烧,一般釉料不用化学配方,而沿用传统配方,即在瓷土中有选择地参加植物草木灰,尽管釉的质感非常像,但短少内敛的厚实感,往往浮光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