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科学进展](http://c61.cnki.net/CJFD/big/JPKX.jpg)
外科学论文_成人继发性膝外翻畸形股骨远端的数
文章目录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仪器与软件
1.5 方法
1.5.1 膝关节CT扫描
1.5.2 股骨髁通髁轴的确定
1.5.3 股骨远端相关数据的测量
1.5.4 股骨髁表面轮廓的测量
1.6 主要观察指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图
2.3 两组术前股骨远端数据测量结果
3 讨论Discussion
3.1 关于通髁轴
3.2 关于股骨远端参数
3.3 股骨髁后部表面轮廓
3.4 对膝关节手术的临床意义
3.5 三维重建数字化测量优势与不足
文章摘要:背景:膝外翻畸形一般需要膝关节周围截骨或全膝关节置换来矫形。膝关节周围截骨时需要三维立体矫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选用假体与膝关节相匹配的程度明显影响置换后长期效果,股骨髁截骨矫形需要股骨髁数据支持。目前国内使用率较高的仍然是依据西方人数据设计的假体系统,应用于国人往往达不到最好匹配。目的:探讨股骨髁解剖形态学异常,为膝外翻畸形的全膝关节置换或截骨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方法:对41例(53膝)成人膝外翻畸形患者的膝关节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 17.0软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相关关系。将膝关节相关参数与单膝畸形患者的健侧正常膝(对照组29膝)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外翻组股骨机械轴和通髁轴的夹角无显著变化(P> 0.05);股骨机械轴和股骨远端关节面的夹角、通髁轴与股骨髁远端关节面切线的夹角、通髁轴与股骨髁后方关节面切线的夹角均显著增加(P <0.05)。(2)从股骨髁表面轮廓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外翻组股骨外髁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股骨内髁数据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3)外翻组股骨髁后部圆心和股骨髁通髁线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4)结果表明,成人继发性膝外翻畸形的股骨外髁形态学变化较显著,股骨内髁形态学变化不明显。将股骨髁通髁轴做为成人继发性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参照,获取的数据有助于术中定位,提高治疗效果。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R687.3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