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科学进展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探

 

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国家所需的影像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我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且目前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影像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医院规模越大,影像科室医师和技师的分工越明确,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越大[1]。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应该积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课程思政教育这一大背景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体解剖学专业教学课程当中,将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进行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顺应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技术基础,提升学生对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出为人民服务的医学影像技术工匠。

一、《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开展的意义

(一)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定位

《人体解剖学》是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对人体正常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位置毗邻进行分析探讨,对后续核心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临床相关应用技术操作工作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每周4 课时。教学内容分为绪论、运动系统、内脏、脉管系统、感觉器官、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七大模块。此形态学课程蕴含哲理和人文精神,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其中包含的德育元素,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人体解剖学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形成协同效应。

(二)《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人体解剖学》是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医学术语和专业名词;此外,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课程安排包含有以人体标本教学为主的实训课时。因此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①人体解剖学理论基础知识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上课不专心。②大量知识点需要识记,该专业学生要求掌握各脏器的分部、大体解剖学位置及毗邻关系,脏器位置与年龄、性别、体位、体型等各因素间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期末挂科率高。③实训课程观看具有刺激性气味福尔马林溶液处理过的真实人体标本,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压力及身体不适。④高职院校采用的解剖学教材为各专业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难以提升专业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⑤近年来“拒绝水课,打造金课”的教学方式改革正在进行,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

(三)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对影像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该专业生源组成比较复杂,其中单招生所占比例较大,学生质量普遍下降[2]。学生的基础及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学习习惯较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且沉迷于网络及游戏。随着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的00 后逐步进入高职院校,他们从小养尊处优,处事不会换位思考,不懂谦让,不讲究奉献[3]。这些均与医学影像技师岗位要求相差甚远。

二、《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探索

(一)提升教师德育领导力

该课程的学生群体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一新生,此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师者为师亦为范,教师德育意识必须深入人心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有效地将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从实际、生活、临床、学生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挖掘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政资源,把爱国主义、人文精神等德育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4]。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设立特定教育教学情境,融入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建立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讲好开学的第一堂课——绪论

绪论部分知识点很少,却是一门课程中最难讲的一堂课,同时也是学生听课率最高的课。绪论教学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该课程的“第一印象”。教师应该站在领域与学科、理论与应用、历史-现实-未来的高度,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出发,高屋建瓴地统领课程内容全貌[5]。同时,开学的第一堂课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绪论讲解过程中可以联系时政方针,不断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新贡献”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医务人员优秀业绩的充分肯定,可以帮助树立学生的自信,增强对职业的认同感[6]。同时还可以联系身边的人物事迹,讲述以吴思为代表的遗体捐赠感人事例,引领学生尊重生命及“大体良师”,培养人文情怀;同时还可以克服新生对尸体标本的恐惧心理,懂得爱护来之不易的标本。“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绪论课堂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该课程是有趣、有谱、有用的。因此,绪论是一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潜能使知识记忆更加牢固[7]。

上一篇:国外耐蚀塑料模具钢解剖及质量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