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科学进展

三个案例解剖 电影颁奖晚会创作

 

电影频道(CCTV-6)作为电影专业平台,历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金马奖颁奖典礼都由CCTV-6在大陆地区独家直播,而内地的顶级电影颁奖盛典皆实至名归由电影频道承制,从十年前内地导演团队初始制作电影颁奖晚会时学习模仿港台地区的金像奖、金马奖晚会形态,到四五年前创意理念可互为师表相互借鉴,直至近一两年来电影频道承制的颁奖晚会制作水准在中国地区已渐有领先趋势。

电影类颁奖晚会一个难度就是如何通过巧妙设计常规开颁奖的流程;利用部分富有人文意义的节目及特殊打造的环节来生动传递出导演所赋予晚会的主题概念。本人有幸以执行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到近年来电影频道几台重点晚会创作中,因此,本文即结合实例针对电影颁奖晚会如何设计重点颁奖桥段、如何进行核心节目创作、及怎样综合利用晚会手段有效传递主题思想等三方面做出论述,为业内同行制作类似高规格颁奖盛典提供借鉴。

打造“终身成就奖”段落

“终身成就奖”是高规格电影颁奖典礼的保留奖项,用以奖励对电影事业表现突出,并具有特殊贡献的电影人,无论是“奥斯卡奖”还是港台的“金像奖”、“金马奖”都设置了这一环节,表达对获奖电影人一生的尊重,此奖项当之无愧是各大电影节最高荣誉。由于“终身成就奖”往往都是颁发给当下年轻观众所陌生的年迈电影人,如何在他们白发苍苍的背影下挖掘逝去的青春,怎样回首老电影工作者的“光辉岁月”,让观众看到“他们一生为电影做出的奉献”而感动,展现段落内在情绪张力,同时注意避免这些段落过长致使节奏拖沓拉低电视收视率。这些先天矛盾常常成为各电影颁奖礼较难处置的课题,包括“奥斯卡奖”也是如此。如处理欠妥,定会让整台颁奖典礼黯然失色。

2009年第2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两个终身成就奖段落即有效解决了这个课题,当年颁奖晚会在革命红色圣地江西南昌举办,典礼最让观众难忘的两个组成,都出现在为秦怡和于蓝颁发终身成就奖的环节里,使观众达到了情绪高潮,这两个段落都调动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延伸的文艺节目。

导演组为两位“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秦怡和于蓝专门创制了两部短片《秦深怡长》和《青出于蓝》,同时在介绍两位老艺术家出场之前,还采用了两名讲述者来深情引出她们,一位是与秦怡同为上海籍的著名演员,金鸡影后奚美娟;一位是拍儿童片《苗苗》出道的著名演员,金鸡影后李羚。在策划会上,导演组确定了讲述的内容,为两位老艺术家的人生故事;短片的内容为艺术成就。晚会总编剧也亲自撰写了两部短片和两位讲述者的文本,再把内容传真给奚美娟和李羚,在电话里听过她们的朗诵以后,总导演已经被她们的认真和投入感动。果然,奚美娟和李羚不辱使命,她们俩在本届颁奖礼上的讲述,成为最大亮点,或者说成为了整个颁奖典礼的两个灵魂点。全场两次起立为两位艺术家鼓掌。两个终身成就奖的颁奖段落,感动了在场的电影人,感动了亿万观众,也赋予了“光辉岁月”更多的人文内涵与情感厚度。

两部短片的制作则比讲述内容耗费了更多时间,导演组与《中国电影报道》的编导亲自登门拜访于蓝、秦怡,挖掘第一手资料,再数易其稿,不断丰富完善,最终完成任务。小片映后,全场电影人和观众起立抱以了最为持久和真诚的掌声。

在秦怡的颁奖环节,延伸安排了《歌声中的光辉岁月60年》的9分钟串烧,由毛阿敏、陈楚生联袂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的五首歌曲,同时辅以相关视频,尤其是第五首歌曲,当LED上出现白杨,夏衍,孙道临,谢晋等已经去世的电影人时,《追寻》这首歌产生了新的涵义,又准确的表达了新中国电影60年”这一内容的诠释,媒体对这个段落的演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于蓝的颁奖环节,则延伸安排了沙画表演,结合了盛中国的小提琴演奏和童声合唱所组成的《十送红军》节目。于蓝是红色经典“江姐”的扮演者,在给她颁奖结束后,情绪需要继续的延宕,《十送红军》最为吻合。沙画这个节目的源起,来自于网上看到《梦田》的MV,动用了沙画的演绎手段。我们希望这个表现形式能出现在本届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通过它来体现江西的红色文化。10月17日晚,当舞台上音画同时出现《十送红军》时,江西的红色文化在这个环节里得到了含蓄、深情的表现,大多数的观众头一次被“沙画”这一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所震慑。我们更开创性的在大型晚会中使用了这一节目手法,在随后的一两年,沙画的艺术形式也多次出现在其它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并被大家广为熟知。

上一篇:乐图
下一篇:没有了